“长护险困局”:4000万失能老人的保障缺口,谁来填补?
资讯
“长护险困局”:4000万失能老人的保障缺口,谁来填补?
未知
2025-07-22


中国60岁及以上失能老人超4000万,但长期护理保险(长护险)覆盖率不足5%。当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成为社会隐痛,长护险的推广为何步履维艰?

现状与矛盾

  • 需求端:一线城市月均护理费超8000元,普通家庭难以承受;

  • 供给端:保险公司亏损严重——某头部险企长护险业务赔付率达120%,因护理服务标准化程度低、欺诈风险高;

  • 政策端:仅49个城市试点社保型长护险,商业险产品不足20款,且限制60岁以下人群投保。

突破性实践

  • 青岛模式:政府搭建“失能等级评估体系”,保险公司按结果支付护理费,避免过度医疗;

  • 泰康“保险+养老社区”:投保人达标后可入住高端养老机构,护理服务由保险金直付,解决“钱变服务”的最后一公里;

  • AI监管:平安科技推出“护理行为识别系统”,通过摄像头分析护工操作是否规范,减少欺诈赔付30%。

未来路径

  • 强制商业险参与:参考德国“护理保险双轨制”,要求所有公民强制参保;

  • 税收优惠撬动:对购买长护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所得税抵扣,如新加坡“护理津贴计划”。